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 信 公 众 号
  
 
2024年 12卷 4期
刊出日期:2024-07-30

综述
论著
 
       论著
253 父母冲突对离异家庭子女与父亲关系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熊明瑞,付 瑶,刘 倩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1
目的 探讨父母冲突对离异家庭子女与父亲关系的影响,以及离异前父亲与子女关系和母亲与子女关系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儿童感知父母冲突量表、亲子亲合量表对 212名来自离异家庭的成年个体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 192份。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父母冲突负向影响离异家庭子女与父亲的关系;离异前父亲与子女的关系能够完全中介父母冲突对离异家庭子女与父亲关系的影响,离异前母亲与子女关系在上述中介路径中负向调节父母冲突对离异前父亲与子女关系的影响。结论 离异家庭父亲与子女的关系受到父母冲突和离异前父亲与子女关系的影响;离异前母亲与子女的关系越好,父母冲突对离异前父亲与子女关系的消极影响越显著。
2024 Vol. 12 (4): 253- [摘要] ( 689 ) HTML (1 KB)  PDF (751 KB)  ( 587 )
259 父母育儿胜任感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激励性评价的中介作用
施丹莉,刘少英,蒋玉娟,陈芳芳,许清凝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2
目的 探讨父母育儿胜任感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并验证父母激励性评价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激励性评价问卷、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家长版)对 129名 4~17岁儿童的父母进行在线施测。对问卷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父母育儿胜任感(育儿效能感和育儿满意度)与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激励性评价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激励性评价与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激励性评价在育儿效能感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育儿满意度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父母育儿胜任感可通过激励性评价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建议父母学习并应用激励性评价以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
2024 Vol. 12 (4): 259- [摘要] ( 638 ) HTML (1 KB)  PDF (755 KB)  ( 556 )
265 亲子冲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王季璇,夏宇欣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3
目的 分析亲子冲突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借助文献计量软件 CiteSpace对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 1996—2022年主题为“parent-child conflict”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构化呈现当前研究成果。结果 1996—2022年,亲子冲突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曲线上升趋势;在国际上,亲子冲突研究形成了一个以美国、新西兰和英国为中心的合作网络,但目前并未形成一批高产、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和研究团队;亲子冲突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涉及环境因素、心理健康与问题行为三方面,研究热点聚焦于家庭环境、冲突行为、情绪调节与症状表现。结论 未来应更多开展跨层次研究,以亲子沟通为切入点,加强积极发展观视角下青少年亲子冲突的应对策略研究,注重协同创新,强化机构合作。
2024 Vol. 12 (4): 265- [摘要] ( 639 ) HTML (1 KB)  PDF (1002 KB)  ( 667 )
270 孤独感对抑郁的影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多重中介作用
曾少奇,许艺伟,隋善杰,黄佳欣,林 静,张永生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4
目的 探讨抑郁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孤独感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对 250名大学生施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孤独感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700,P<0.01)。除理性分析维度外,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其他维度与孤独感和抑郁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对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以及 Bootstrap方法检验发现:孤独感可以正向预测抑郁,直接效应为 0.55;积极重新评价、灾难化在其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总间接效应为0.15。结论 大学生孤独感可以正向预测抑郁,且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抑郁与孤独感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可通过降低孤独感并优化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对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行有效干预。
2024 Vol. 12 (4): 270- [摘要] ( 658 ) HTML (1 KB)  PDF (696 KB)  ( 576 )
275 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早期语言发育迟缓的特点
古吉燕,李 正,王念蓉,罗雅婷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5
目的 总结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早期语言发育迟缓的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的12~35月龄的659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490名,女童169名。采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评估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根据年龄和性别对儿童进行分组,考察语言发育水平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 在12~23月龄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无显著性别差异;在24~35月龄组,男童的语音和语言表达得分显著低于女童(P<0.05)。24~35月龄组儿童中语音和语言表达异常的比例以及男童中听觉感受和理解异常的占比,均显著高于12~23月龄组(P<0.05)。结论在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中,男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差。特别是在 24月龄后,男童的语言发育较女童更为迟缓,且听觉感受和理解异常的比例高于较低年龄段男童。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关注幼儿,特别是男童的语言发展,并尽早实施干预措施。
2024 Vol. 12 (4): 275- [摘要] ( 614 ) HTML (1 KB)  PDF (689 KB)  ( 534 )
279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陈润泽,赵 丽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6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和感受。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3例癫痫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归纳主题。结果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体验可归纳为 4个主题:积极应对(积极的认知态度、增强的个人力量)、人际交往改善(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亲子关系更为亲密、同理心及利他意识的提升)、人生感悟加深(珍惜生活、事件优先排序的重整、人事态度的转变)及感知社会支持(家人与好友的支持、医护人员的支持、病友同盟化的支持)。结论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在感知创伤事件产生负面情绪的同时,也存在创伤后成长的积极体验,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照顾者的积极心理体验,充分发掘创伤后成长的潜能,并引导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提升照顾能力,最终提高患儿和自身的生活质量。
2024 Vol. 12 (4): 279- [摘要] ( 625 ) HTML (1 KB)  PDF (698 KB)  ( 409 )
284 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凌骏锋,鲍洪雅,徐志松,习 正,郝娟娟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7
目的 探讨 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为例,对绍兴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对照组)和基于 O-AMAS有效教学模型的授课模式(实验组)进行教学。通过比较 2组学生的总评成绩和课程满意度,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总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课程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创新”“重视知识理解,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应用能力”“重视教学活动互动性,培养沟通及团队协作的素养”维度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重视知识理解,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应用能力”和“学业负担合理度”维度的满意度评分与学生总评成绩显著相关(P<0.01)。结论 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课程满意度及学业成绩。
2024 Vol. 12 (4): 284- [摘要] ( 602 ) HTML (1 KB)  PDF (697 KB)  ( 413 )
288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在新生儿黄疸居家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向 雪,陈 娅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8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聊天机器人在新生儿黄疸居家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年11月—2022年3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70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0例。对照组监护人接受常规宣教,观察组监护人在接受常规宣教基础上联合 AI聊天机器人干预,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2组监护人情况(黄疸知识掌握情况、情绪状态与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情况(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二次黄疸住院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对微信群聊天内容进行词云分析。结果 干预后1个月,与对照组监护人比较,观察组监护人的黄疸知识调查问卷各项目得分较高,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均 P<0.05)。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更短,二次黄疸住院发生率较低,干预后1个月的体质量、智力发育指数量表分值和运动发育指数量表分值均较高(均 P<0.05)。微信群聊天内容词云热点包括预约、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消退时间、黄疸症状等。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的居家监测中,AI聊天机器人能显著提高监护人对黄疸的认识,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和生长发育,同时减轻监护人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并通过微信群掌握监护人的疑虑。
2024 Vol. 12 (4): 288- [摘要] ( 614 ) HTML (1 KB)  PDF (800 KB)  ( 521 )
294 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影响:正念的中介作用
刘文莉,张 杰,代文武,张志杰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09
目的 探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影响,以及正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媒体多任务量表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平衡时间洞察力偏差(deviation of a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coefficient, DBTP)、媒体多任务行为、正念水平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BTP与媒体多任务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32, P<0.001),与正念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1, P<0.001);正念水平与媒体多任务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38, P<0.001)。DBTP直接正向预测媒体多任务行为(β=0.28,P<0.001);当放入中介变量正念后,DBTP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预测作用依旧显著(β=0.15,P<0.01)。DBTP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正念的中介效应显著,直接效应(0.15)和中介效应(0.13)分别占总效应的 53.07%和46.93%。结论 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媒体多任务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正念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
2024 Vol. 12 (4): 294- [摘要] ( 625 ) HTML (1 KB)  PDF (695 KB)  ( 405 )
299 青少年在线学习心智游移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陈 玥,于战宇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10
目的 编制青少年在线学习心智游移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检验。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编制青少年在线学习心智游移问卷。运用初始问卷(57个项目)对初测被试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初始问卷数据经分析处理后形成正式问卷(3个维度,40个项目),并对正式被试施测,回收有效问卷433份。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因子分析,并检验信度和效度。结果 青少年在线学习心智游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系数为0.975,分半信度为0.922,KMO值为0.94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χ2/df=3.191,RMSEA=0.071,IFI、CFI、TLI均在 0.8以上,三维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问卷与效标中文版心智游移问卷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显著相关(r=0.764,P=0.000;r=0.724,P=0.000)。结论 青少年在线学习心智游移问卷具有良好的模型结构及信效度指标,可作为青少年在线学习心智游移情况的测量工具。
2024 Vol. 12 (4): 299- [摘要] ( 608 ) HTML (1 KB)  PDF (715 KB)  ( 420 )
304 技术干扰对亲子阅读的影响:幼儿性别的调节作用
李月蒙,郭 菲,陈祉妍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11
目的 探讨技术干扰对亲子阅读质量的影响,以及幼儿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针对12~36月龄幼儿的母亲进行线上匿名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调查问卷、技术干扰量表和家庭环境认知刺激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307份。对技术干扰水平、亲子阅读质量及人口学特征信息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技术干扰水平与亲子阅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幼儿性别在技术干扰与亲子阅读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男孩而言,技术干扰显著负向预测亲子阅读质量;此现象在女孩中未显现。结论 技术干扰对亲子阅读质量的消极影响受到幼儿性别的调节,男孩更易受影响。
2024 Vol. 12 (4): 304- [摘要] ( 652 ) HTML (1 KB)  PDF (746 KB)  ( 479 )
309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宋 娇,张一帆,卿海龙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12
目的 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在校住宿大学生为被试群体,采用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线上施测,共收集478份有效数据。对变量间的相关性及相互作用路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宿舍人际关系、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睡眠质量,两两间均呈显著相关(P<0.01)。情绪智力在宿舍人际关系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28(95%CI: 0.002~0.064)。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中介路径(宿舍人际关系→情绪智力→睡眠质量)的前半段,强化宿舍人际关系对情绪智力的预测作用。结论 宿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并可通过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睡眠质量,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具有调节作用。高校应关注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睡眠质量差的学生,重视多因素联合作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2024 Vol. 12 (4): 309- [摘要] ( 711 ) HTML (1 KB)  PDF (770 KB)  ( 663 )
       综述
314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新路径:基于工作记忆训练的启示
高嘉成,闻素霞,李广鑫,李 梅,杨子默,李凤娟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1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国广大学习者的核心学业语言。基于工作记忆在通用语言文字习得中的重要作用,该文对工作记忆在通用语言文字习得中的理论观点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围绕这些观点所展开的实证研究。综合当前研究进一步指出,将工作记忆对通用语言文字习得的预测和干预成效应用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践中,可为教学提供高效的认知神经科学辅助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学体系优化升级,从而加速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水平。
2024 Vol. 12 (4): 314- [摘要] ( 615 ) HTML (1 KB)  PDF (683 KB)  ( 546 )
320 父母身体谈论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李 丹,张红红,王 葵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4.014
父母关于身体的谈论将影响青少年的体像发展。体像健康与否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对心理健康有深远影响。伴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和第二性征的逐渐成熟,青春期的个体格外关注自己的外貌,因而青春期也是体像发展的关键期。国内研究较少关注父母的言论对青少年体像健康的影响,父母也很少对相关的言论进行思考和反思。该文回顾了父母的各类言论(如批评或赞美等一般性评论、体重取笑、对进食的控制或鼓励节食,以及自贬性肥胖谈话等)对青少年体像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通过干预父母的言论来改善青少年体像的可能性。
2024 Vol. 12 (4): 320- [摘要] ( 605 ) HTML (1 KB)  PDF (725 KB)  ( 548 )

版权所有 © 2014 《教育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沪ICP备06032584号-6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