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 信 公 众 号
2017年 5卷 3期
刊出日期:2017-09-30
综述
论著
专家论坛
评论
专家论坛
113
神经发育评估与早期发展
陈文雄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1
神经发育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延迟的或异常的发育,为没有通过发育筛查的儿童提供诊断性发育评估及可能的病因学诊断,以便:帮助儿童达到最大化的潜能;提供及时的治疗或干预(尤其对听力及视力损害);为可能需要特殊需求帮助的儿童提供尽可能早的照顾及管理。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发育里程碑(技能领域: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视力,语言与听力,社会适应性;中位数年龄与极限年龄)、发育流、发育监测与筛查及发育多样性的概念是神经发育评估的基础。神经发育评估始于综合病史获得,包括出生史、医学史、发育史、行为史、教育史、社会史及家族史;综合体格检查包括生长发育参数评估、一般体格检查及神经学评估;观察与引出被评估者相关发育技能与行为是评估过程中的一个挑战性组成部分。异常发育的诊断性诠释采用延迟、偏离及分离原则。神经发育评估应该产生一个诊断性总结、一个病因学假设以及一个早期转介与干预策略。
2017 Vol. 5 (3): 113- [
摘要
] (
2347
)
HTML
(1 KB)
PDF
(1319 KB) (
1652
)
评论
119
尤克斯奎尔“环世界
" 论生物学及其儿童学建构的意义
方明生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2
通过城市环境中的生物事例描述尤克斯奎尔的“环世界”(德文:Umwelt)论生物学。通过与生物的比较,理解作为生物主体的人的“环世界”,进而理解由这一概念构筑的生物学。由于人类生命之初的生物性,“环世界”论的方法有助于理解儿童的真实状态,对儿童学建构有重要意义。
2017 Vol. 5 (3): 119- [
摘要
] (
2451
)
HTML
(1 KB)
PDF
(10262 KB) (
1174
)
125
生命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基于青少年师徒关系发展模型的探讨
赵佳林,徐浙宁,沈小丹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3
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中国开展已有近20年,但现有文献尚没有专门针对教师在生命教育中角色及其具体作用的系统性理论。借鉴Rhodes提出的青少年师徒关系发展模型,结合现有生命教育文献,探讨了教师在生命教育中扮演的三个核心角色,包括伙伴(mate)、导师(guide)和模范(model),及其对于学生情绪和社会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身份感的积极作用。最后部分进一步提出了教师发展这三个核心角色的具体路径,包括师徒同行,在体验中的教与学,以及自我成长和寻找“生命师傅”。
2017 Vol. 5 (3): 125- [
摘要
] (
2408
)
HTML
(1 KB)
PDF
(812 KB) (
1588
)
论著
131
儿童中晚期同伴侵害与抑郁的关系
:希望感和情绪调节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向碧华,刘俊升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4
目的
考察希望感在同伴侵害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对上述中介效应的调节。
方法
采用同伴侵害量表、自我调节量表(self-regulation scale, SRS)、儿童希望感量表(children's hope scale, CHS)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对765名5~8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① 男生的同伴侵害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小学生的情绪调节和希望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而抑郁得分则显著低于初中生。② 同伴侵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调节和希望感呈显著负相关。③ 同伴侵害经由希望感影响抑郁的中介作用受情绪调节的调节,高情绪调节能缓冲同伴侵害对希望感的影响。
结论
同伴侵害在一定程度上经由希望感影响儿童的抑郁,而情绪调节对上述中介路径起调节作用。
2017 Vol. 5 (3): 131- [
摘要
] (
2872
)
HTML
(1 KB)
PDF
(910 KB) (
2290
)
136
社会价值取向对初中生在公共物品困境下合作行为的影响
何茜茜,崔丽莹,王 雪,蔡丹忆,刘敬华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5
目的
在公共物品困境下,探究初中生的性别与社会价值取向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方法
以305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公共物品范式和游标测量法进行测量。数据通过SPSS 16.0统计分析。
结果
① 初中生中亲社会取向的人数显著多于亲自我取向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女生的合作水平高于男生。③ 社会价值取向对合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亲社会取向初中生的合作水平显著高于亲自我取向初中生。
结论
初中生在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决策与成人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会影响初中生的合作行为,且男生和女生在面对实际冲突情景时的合作决策存在差异。
2017 Vol. 5 (3): 136- [
摘要
] (
2449
)
HTML
(1 KB)
PDF
(1016 KB) (
1552
)
143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认知灵活性与交通安全认知的关系
孙圣涛,陈兴燕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6
目的
探讨心理理论、认知灵活性和交通安全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90名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认知灵活性和交通安全认知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认知灵活性和交通安全认知的成绩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三者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在心理理论和交通安全认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可以直接影响交通安全认知,也可通过认知灵活性间接影响安全认知。
2017 Vol. 5 (3): 143- [
摘要
] (
2922
)
HTML
(1 KB)
PDF
(2352 KB) (
1946
)
149
大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心理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田春燕,李 丹,范逸之,赵 越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7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集体自尊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方法
自编学校认同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各项拟合指标良好。采用该学校认同问卷,以及集体自尊、抑郁、焦虑和主观幸福感等问卷,对上海市4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① 大一学生的学校认同感、集体自尊、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抑郁水平、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大二学生;大二男生焦虑程度比女生高。② 集体自尊在学校认同与主观幸福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4.54%和58.24%。集体自尊在学校认同与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结论
学校认同不仅能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适应,还能通过影响集体自尊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适应。大学生的学校认同对于他们在学校中的心理适应有重要影响,以及集体自尊在两者关系中起了独特的作用。
2017 Vol. 5 (3): 149- [
摘要
] (
2774
)
HTML
(1 KB)
PDF
(858 KB) (
1863
)
155
高职生的内隐和外显群体认同研究
朱佳丽,吴 宪,贺 雯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8
目的
从内隐与外显两个层面探讨高职生群体认同。
方法
选取85名高职生,采用高职生群体认同量表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进行测量与分析。
结果
① 高职生对“高职生”群体的外显认同程度较高,包括感性认同与理性认同。② 高职生的内隐群体认同也较为积极。③ 内隐认同与外显认同相关不显著。
结论
高职生外显群体认同与内隐群体认同都较为积极,但是在高职生的群体认同中,内隐层面与外显层面是两个分离的维度。
2017 Vol. 5 (3): 155- [
摘要
] (
2639
)
HTML
(1 KB)
PDF
(784 KB) (
1797
)
综述
161
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的现状及防控策略
尤小芳,谭 晖,谢静波,汪 玲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7.03.009
近视和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常见健康问题近视和肥胖的现状特征,即高的流行率、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干预研究的综合性。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的防控工作要通过多部门联动,全员参与,扩大关注范围来应对多样健康影响因素,实施综合干预。
2017 Vol. 5 (3): 161- [
摘要
] (
3016
)
HTML
(1 KB)
PDF
(783 KB) (
2443
)
版权所有 © 2014 《
教育生物学杂志
》编辑部
沪ICP备06032584号-6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