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 信 公 众 号
  
 
2016年 4卷 2期
刊出日期:2016-06-30

综述
论著
专家论坛
作者·编者·读者
 
       专家论坛
53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利他行为研究
静进, 刘步云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1
利他行为在人类社会化功能中的关键作用提示,利他行为是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社会功能缺陷的重要切入点。行为学研究证实ASD确实存在利他行为决策的异常,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认知功能缺陷、社会动机缺乏以及实验范式的差异等均可影响ASD儿童的利他行为。
2016 Vol. 4 (2): 53- [摘要] ( 2857 ) HTML (1 KB)  PDF (1296 KB)  ( 2018 )
       论著
57 孕前因素对自然流产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霍晓娜,杨瑜麟,黄红, 张军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2
目的  探讨夫妇双方的孕前因素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参加上海市2012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8个区县的6 319对夫妇进行随访,随访2012年参检后近3年内自然流产的发生情况,结合2012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因素与流产相关性。结果  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孕前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为阴性者[调整后OR(aOR) 1.9,95%CI 1.2~3.3)、不良妊娠结局史(aOR 2.5,95%CI 1.7~3.7)、自然流产史(aOR 2.7,95%CI 1.8~4.0)、糖尿病家族史(aOR 1.6,95%CI 1.1~2.5)及白带清洁度为Ⅲ度者(aOR 1.6,95%CI 1.0~2.7)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增加。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aOR 2.2,95%CI 1.3~3.9)、接触重金属(aOR 3.3,95%CI 1.1~9.7)及男性人际关系紧张(aOR 2.3,95%CI 1.1~4.5),则妻子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增加。结论  夫妻双方孕前疾病史、有害物质接触等孕前因素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2016 Vol. 4 (2): 57- [摘要] ( 2425 ) HTML (1 KB)  PDF (742 KB)  ( 1699 )
64 社交焦虑与儿童适应的关系:情绪化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
杨盼盼, 刘俊升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3
目的 考察儿童社交焦虑与心理、社会和行为适应的关系,以及情绪化应对策略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社交焦虑自评量表、应对策略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同伴提名、教师评定等方法对594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 社交焦虑、抑郁、同伴接纳和学校能力的性别差异显著,女孩的社交焦虑、同伴接纳和学校能力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男生。② 社交焦虑与情绪化应对策略、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同伴接纳和学校能力呈显著负相关。③ 情绪化应对策略在社交焦虑与抑郁、同伴接纳和学校能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量分别为34%、64%和55%。结论  社交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情绪化应对策略来影响儿童的适应。
2016 Vol. 4 (2): 64- [摘要] ( 2940 ) HTML (1 KB)  PDF (681 KB)  ( 2475 )
70 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魏真真,陈威威,王磊,余晓丹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4
目的  探讨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SD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8周龄,体质量200~220 g的雌性SD大鼠,共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分别饲喂正常饲料及维生素D缺乏饲料。喂养4周后进行合笼,以精子涂片发现精子的当天作为受孕的第1日,孕中期(P11)进行心脏采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检测孕期维生素D水平,孕鼠分娩后分别记录活胎数及死胎数。结果  对照组雌鼠孕中期25-hydroxyvitamin D [25(OH)D]水平为(22.65±2.50)ng/mL,维生素D缺乏组雌鼠孕中期25(OH)D水平为(6.65±1.86)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雌鼠每窝活胎数及死胎数分别为(8.90±4.47) 只和(2.10±1.93) 只,而对照组雌鼠的平均每窝活胎数及死胎数分别为(12.63±2.98) 只和(0.00±0.00) 只。维生素D缺乏组孕鼠分娩后,其每窝活胎数及死胎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使大鼠的生殖能力明显下降。
2016 Vol. 4 (2): 70- [摘要] ( 2560 ) HTML (1 KB)  PDF (505 KB)  ( 1629 )
7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筛查中的医教结合初探
杨友,钟向阳,张力,罗晶,鲍远军,孙璞,金星明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5
目的  通过医教结合探索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诊断中的不足,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选取上海市闸北区5所小学3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5所3年级学生的家长和班主任同时各填写SNAP-Ⅳ 筛查问卷498份。结果  以SNAP-Ⅳ得分值>1分为界,家长组总体阳性率比教师组高,单独注意缺陷和混合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18.27%的家长问卷阳性而教师问卷阴性(男46,女45),8.43%的教师问卷阳性而家长问卷阴性(男31,女11),19.28%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同时阳性(占阳性问卷的41.92%,男72,女24)。家长阳性教师阴性组与教师阳性家长阴性组及教师和家长均阳性组相比,注意缺陷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阳性教师阴性组与教师和家长均阳性组相比,多动冲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性别分组,仅教师和家长均阳性组的教师组在多动冲动领域显示有性别差异(P<0.01)。结论  家长和教师提供的行为症状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家长和教师应当有不同的SNP-Ⅳ阳性率界值。临床诊断需要有教师报告,医教结合将使ADHD疾病诊断更加完善。
2016 Vol. 4 (2): 74- [摘要] ( 2840 ) HTML (1 KB)  PDF (504 KB)  ( 1939 )
79 大学生ADHD与吸烟、饮酒、不安全性行为的关联性研究
袁媛,史慧静,夏志娟,张喆,童连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6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症状水平,并分析其与吸烟、饮酒、不安全性行为的关联程度。方法  方便选取上海市两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运用结构性自填问卷,对1 964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 891份有效问卷(问卷填写有效率96.3%)分析大学生ADHD症状水平及其与拟研究不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ADHD症状阳性率为7.8%,其中男生8.7%,女生6.7%。男生ADHD症状阳性者现在酗酒、最近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曾使她人怀孕行为报告率均显著高于阴性者(P均<0.05);女生ADHD症状阳性者曾经吸烟、现在吸烟、现在酗酒、曾有过性行为、最近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行为报告率均显著高于阴性者(P均<0.01)。在控制学校、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度情况、学习生活压力情况的混杂作用后,女大学生ADHD症状是“曾经吸烟”、“现在吸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95%CI)分别为3.03(1.50, 6.15)、2.42(1.06, 5.53);男大学生ADHD症状是“最近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95%CI)为2.29(1.25, 4.18)。大学生ADHD症状是“现在酗酒”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95%CI)分别为男生2.31(1.31, 4.09)、女生2.28(1.13, 4.59)。结论  普通大学生中的ADHD仍然不容忽视,且与大学时期的多种健康危险行为显著关联。
2016 Vol. 4 (2): 79- [摘要] ( 3076 ) HTML (1 KB)  PDF (659 KB)  ( 2619 )
85 上海市嘉定区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董玉婷, 张琴, 孙思飞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7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青少年饮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嘉定区4所学校的1 384名在校学生进行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20.3%的学生每日喝饮料,12.1%的学生经常吃甜点,34.0%的学生经常吃西式快餐,64.0%的学生每日吃早餐,39.7%的学生经常食用奶制品,30.0%每日吃水果,60.8%的学生每日吃蔬菜。 结论  不良饮食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应开展多角度的营养知识宣教,促进学生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2016 Vol. 4 (2): 85- [摘要] ( 2928 ) HTML (1 KB)  PDF (523 KB)  ( 2201 )
       综述
90 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的纵向研究进展
尤小芳,谢静波,谭晖,何鲜桂,浦震梅,徐晓丽,汪玲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8
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不正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纵向研究有助于认识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存在差异。综述了世界范围内多中心的儿童屈光发育纵向研究及屈光发育现状和进展情况,旨在为屈光不正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16 Vol. 4 (2): 90- [摘要] ( 2956 ) HTML (1 KB)  PDF (493 KB)  ( 2151 )
96 创造力与智力:研究回顾与展望
徐晓波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16.02.009
创造力和智力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两个概念。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创造力和智力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梳理可能影响二者关系的相关因素,包括选用何种创造力任务和指标,选用何种智力测验和指标,被试智力的基线水平,数据分析方法等。最后,本文指出,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探讨智力和创造力不同细分维度之间的关系,更深入地刻画智力对创造性认知过程的影响,并考察智力和记忆、情绪、人格等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2016 Vol. 4 (2): 96- [摘要] ( 2608 ) HTML (1 KB)  PDF (568 KB)  ( 1798 )
       作者·编者·读者
101 《教育生物学》简介
沈晓明,金星明,黄红,杜祖贻
2016 Vol. 4 (2): 101- [摘要] ( 2048 ) HTML (1 KB)  PDF (292 KB)  ( 1224 )

版权所有 © 2014 《教育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沪ICP备06032584号-6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