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 信 公 众 号
  
 
2024年 12卷 2期
刊出日期:2024-03-30

综述
论著
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85 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脑智发育研究中的应用及挑战
桂一丁,孙晓宁,王广海,江 帆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1
儿童时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阶段,探索这一阶段脑智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已成为儿童脑智研究的首选脑成像方法。该文综述了不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结构、功能、质子波谱)及相关脑影像指标在揭示儿童脑发育规律中的作用,并指出在儿童中开展磁共振成像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2024 Vol. 12 (2): 85- [摘要] ( 1265 ) HTML (1 KB)  PDF (848 KB)  ( 921 )
       论著
92 上海市崇明区中小学生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调查分析
陶 晶,朱美文,韩小丽,周 璇,李 欣,袁海燕,郭海滨,杜 青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2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中小学生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崇明区1 914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屏幕时间、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学习与生活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 1 h/d者占比 10.3%,久坐超过 6 h/d者占比 70.7%,屏幕时间 >1 h/d者占比 30.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显著低于小学生(OR=0.415);男生(OR=1.521)、周末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1 h/d(OR=7.236)、每周体育课≥ 3节(OR=2.368)、户外运动≥ 2 h/d(OR=1.468)和参加补习班≤ 2 h/d(OR=1.921)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更高。初中(OR=0.239)、普通高中(OR=0.189)、职业高中(OR=0.455)学生的久坐行为总量和屏幕时间显著多于小学生。相较于女生,男生久坐行为总量更少(OR=1.341),而屏幕时间更多(OR=0.775);寄宿(OR=0.512)、父亲受教育水平高(OR=0.533)的学生屏幕时间多,周末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1 h/d(OR=1.366)、体育课≥ 3节 /周(OR=1.604)学生的屏幕时间更少。结论 上海市崇明区中小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不足及久坐行为的发生率高,应重点关注女生、高年级学生和寄宿学生,增加校内体育课数量和体育设施,加强健康科普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24 Vol. 12 (2): 92- [摘要] ( 1102 ) HTML (1 KB)  PDF (823 KB)  ( 767 )
101 0~3岁婴幼儿中医体质辨识及调护初探
盛晓静,曾 慧,孙 蕾,殷 勤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3
目的 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婴幼儿喂养中加入中医体质辨识元素,并进行相应调护。方法 选取 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健康体检的0~3岁婴幼儿进行体质辨识,并提出针对性喂养指导和体质调护方案。结果 在292名婴幼儿中,平和质165人,占比56.5%;偏颇体质127人,占比43.5%。在偏颇体质的婴幼儿中,痰湿质、积滞质和异禀质(主要是过敏体质)的婴幼儿较多,而气虚质、心肝火旺质和阳盛质的婴幼儿相对较少。对偏颇体质婴幼儿进行相应的喂养指导和体质调护。结论 0~3岁婴幼儿以平和质为主。对偏颇体质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喂养指导和脾胃调护,对其亚健康干预和管理方面有积极意义。
2024 Vol. 12 (2): 101- [摘要] ( 1135 ) HTML (1 KB)  PDF (755 KB)  ( 626 )
105 网络游戏成瘾对识别情绪面孔的影响
李 想,蒙春柳,陈淑娟,陈功香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4
目的 探讨网络游戏成瘾对情绪面孔效价及强度识别的影响。方法 采用情绪面孔识别范式分别从标准情绪识别和微表情识别考察网络游戏成瘾个体是否存在情绪面孔识别偏差。实验一:采用情绪面孔效价识别范式,比较网络游戏成瘾被试与非网络游戏成瘾被试在识别不同情绪效价下的差异。实验二:借助情绪面孔强度识别范式,比较被试群体在不同情绪强度下的差异。结果 被试识别正性情绪的反应时显著小于识别中性和负性情绪,识别正性和负性情绪的正确率显著高于识别中性情绪;随着情绪强度的变化,被试依然表现出了对正性情绪识别的偏好;相较于非网络游戏成瘾被试,网络游戏成瘾被试对正性情绪的识别正确率更高。结论 网络游戏成瘾个体在识别标准情绪刺激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损伤,但该个体在识别微表情时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对于寻求奖赏刺激的偏向。
2024 Vol. 12 (2): 105- [摘要] ( 1152 ) HTML (1 KB)  PDF (753 KB)  ( 788 )
112 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马 松,龚丽洁,文 敏,刘萌萌,刘雨诗,兰济乐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5
目的 探讨大学生群体的完美主义、自尊、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预防和矫正提供新视角。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 20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积极、消极完美主义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scale, PANPS)、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消极完美主义总分与手机依赖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完美主义总分与自尊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依赖总分无显著相关性;自尊得分和手机依赖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完美主义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可以直接预测手机依赖,还可以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进行预测。
2024 Vol. 12 (2): 112- [摘要] ( 1146 ) HTML (1 KB)  PDF (733 KB)  ( 657 )
116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剖面分析
杨 莹,霍丽娇,曾成伟,张安琪,曾奕欣,孙芙蓉,熊思成,张 斌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6
目的 探索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分类,为不同类别群体的精准辅导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关系适应量表和手机依赖测验量表中文版对1 26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类别及特征,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群体在人口学变量、人际关系适应和手机依赖方面的差异。结果 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分为 3种潜在剖面:外向激惹组(40.7%)、内向敏感组(21.5%)和积极效能组(37.8%)。与积极效能组相比,外向激惹组女性占比较高(P<0.001)。不同潜在类别青少年的手机依赖和人际关系适应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 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群体异质性,女性更容易被划分到外向激惹组,外向激惹组的手机依赖风险更高,内向敏感组人际关系适应的情况较差。
2024 Vol. 12 (2): 116- [摘要] ( 1136 ) HTML (1 KB)  PDF (738 KB)  ( 868 )
121 基于整合模式下儿科学专业神经系统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杨红荣,林 芊,王廉文,钮晓音,陈怡绮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7
目的 探索基于单循环器官系统整合医学模式下儿科学专业神经系统课程的建设。方法 2021年6—7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专业“神经系统与疾病”课程为研究对象,评估该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分析基于整合医学模式下儿科学专业整合课程建设的优势和挑战。结果 “神经系统与疾病”整合课程整合了相关多学科内容,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线索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丰富了授课形式,增加了平时考核的占比,注重学生胜任力的培养。结论 单循环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强化了儿科学专业学生胜任力的培养,是儿科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后续应进一步做好课程评价与反馈,持续改进。
2024 Vol. 12 (2): 121- [摘要] ( 1077 ) HTML (1 KB)  PDF (718 KB)  ( 721 )
126 母亲情绪稳定性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刘舒璋,陈毅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8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及其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情绪稳定性量表、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中的母子依恋分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 312名 11~17岁中学生进行测量,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母亲情绪稳定性对青少年心理资本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母子依恋在母亲情绪稳定性与青少年心理资本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母亲情绪稳定性与青少年心理资本之间起调节作用;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时,母亲情绪稳定性对青少年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较强。结论 母亲情绪稳定性既可以直接作用于青少年心理资本,也可以通过母子依恋间接作用于青少年心理资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了母亲情绪稳定性对青少年心理资本的直接效应。
2024 Vol. 12 (2): 126- [摘要] ( 1122 ) HTML (1 KB)  PDF (793 KB)  ( 859 )
132 本科护生积极应对与职业自我效能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翟玥霖,潘光花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09
目的 探究本科护生积极应对与职业自我效能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对945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显著,领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显著。本科护生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正向预测职业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在本科护生积极应对与职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领悟社会支持 -职业认同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本科护生的积极应对可直接影响职业自我效能,积极应对也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的单独中介作用或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对职业自我效能产生作用。
2024 Vol. 12 (2): 132- [摘要] ( 1119 ) HTML (1 KB)  PDF (748 KB)  ( 810 )
138 专业课学习中教师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专业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陈静漪,陈 雪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10
目的 探讨教师教学行为、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满意度量表、学习投入量表、教师教学行为量表对 208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各变量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中介效应。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教学行为中的教学设计、直接指导、学习评价均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中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也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专业满意度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投入;专业满意度在教师教学行为与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良好的教师教学行为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投入;高校应重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2024 Vol. 12 (2): 138- [摘要] ( 1127 ) HTML (1 KB)  PDF (781 KB)  ( 656 )
143 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睡眠时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亓德云,孙力菁,江艳微,周 媛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睡眠时长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虹口区 5所中学(包括 2所初中、2所高中和 1所职校),每所学校按年级分层,并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至少 80名学生,以整班为单位进行调查,共抽取1 309名学生参与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虹口区中学生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 7.33 h,75.3%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问题。男生的睡眠不足率(71.9%)显著低于女生(79.2%)(χ2=9.293,P<0.01);初中、高中、职高学生的睡眠不足率分别为 77.4%、83.0%、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96,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抑郁症状、每天使用移动设备、放学后每天做作业或读书写字时间≥ 3 h,以及过去 1周参加文化类补习班时间≥ 3 h的学生,睡眠不足的风险较高;职高生和每天看电视(≥ 1 h, <2 h)的学生,睡眠不足的风险相对较低。结论 虹口区中学生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需加强睡眠健康教育,特别关注有抑郁症状及移动设备使用过度的学生,并减轻学生课业和课外补习负担。
2024 Vol. 12 (2): 143- [摘要] ( 1112 ) HTML (1 KB)  PDF (755 KB)  ( 734 )
       综述
149 机器学习在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朱宏锐,张 华,任 珊,梅 媛,肖 归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12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起病于发育早期,对婴幼儿进行早期筛查是实现尽早干预和改善预后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和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在婴幼儿 ASD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并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该文梳理机器学习在婴幼儿 ASD早期筛查中的研究进展,旨在全面了解其发展态势,并剖析现有不足,为推动婴幼儿 ASD早期筛查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4 Vol. 12 (2): 149- [摘要] ( 1124 ) HTML (1 KB)  PDF (758 KB)  ( 691 )
154 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社会致病因素研究进展
吕婷婷,陈滔娜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13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常见的人格障碍,也是青少年重要的发展问题。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十分复杂,大量的研究聚焦于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心理社会致病因素的探讨。文章阐述了家庭养育环境、重大创伤经历及认知图式偏差等心理社会因素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起病的关系,旨在为相关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知识参考和建议,为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024 Vol. 12 (2): 154- [摘要] ( 1126 ) HTML (1 KB)  PDF (735 KB)  ( 924 )
160 眼动技术在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中的应用
王 钠,童梅玲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4.02.014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阅读技能的学习障碍,它会导致儿童阅读能力低下,并对其身心健康及远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眼动技术可以通过捕捉阅读过程中的眼动信息来客观分析阅读者的阅读过程和认知特点。该文对眼动技术在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认知特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2024 Vol. 12 (2): 160- [摘要] ( 1198 ) HTML (1 KB)  PDF (766 KB)  ( 842 )

版权所有 © 2014 《教育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沪ICP备06032584号-6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