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 信 公 众 号
2023年 11卷 6期
刊出日期:2023-11-30
综述
论著
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431
汞含量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探析
赵 源,宋 欢,谭成慧,刘电芝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1
孤独症可能是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导致的。从环境因素上看,儿童可以通过疫苗、废水、海产品甚至空气接触到汞,自然环境中汞的高暴露性可能是孤独症发生的诱因。从生物因素上看,重金属代谢缓慢可能是孤独症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在孤独症儿童的血液、牙齿、头发等组织及尿液中都能检测出与健康儿童有差异的汞含量。本研究梳理了有关汞含量与儿童孤独症关系的研究,从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两方面阐释汞含量与儿童孤独症的产生和症状严重程度的密切关系。未来的研究可望通过多学科融合为孤独症儿童的症状改善提出合理建议。
2023 Vol. 11 (6): 431- [
摘要
] (
1734
)
HTML
(1 KB)
PDF
(1190 KB) (
1030
)
论著
437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脑科学素养调查研究
李 璐,周加仙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2
目的
调查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脑科学素养现状,提出促进脑科学素养构建的培养策略。
方法
基于 4个脑科学素养模块(生活中的脑、环境中的脑、学习中的脑、发展中的脑)编制问卷,对 632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脑科学素养调查。
结果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脑科学的理解程度普遍偏低,对错误的神经神话的信仰率较高。脑科学素养基本陈述的正确率随着大学生教育年限的增加而提升;教育年限与不同脑科学素养模块间的交互效应显著;不同模块间的脑科学素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中的脑模块的正确率最低。
结论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脑科学素养普遍偏低,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脑科学知识最为欠缺。应将教育神经科学课程纳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体系中,增加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脑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023 Vol. 11 (6): 437- [
摘要
] (
1730
)
HTML
(1 KB)
PDF
(782 KB) (
1353
)
446
高校儿科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分析
张丹丹,林 芊,杨红荣,王文怡,陈怡绮,赵 哲,王胜军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3
目的
了解高校儿科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为儿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专业 19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进行调查。利用 χ
2
检验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认知情况。
结果
54.64%的学生认为儿科专业不是理想的专业,73.20%的学生对儿科专业不了解,84.67%的学生对现有的职业规划课程不满意。低年级与中高年级学生在“您对儿科专业是否了解”(P=0.002)与“您是否对自己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P=0.014)两方面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中高年级学生了解儿科专业并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
结论
儿科专业医学生对儿科专业了解不足,职业定位不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结合多元化教育手段、资源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23 Vol. 11 (6): 446- [
摘要
] (
1637
)
HTML
(1 KB)
PDF
(744 KB) (
896
)
451
中国和美国儿童 2~36 个月新版发育里程碑比较
杨 友,石 磊,金星明,童世庐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4
目的
比较中国和美国新版儿童发育里程碑,为发育监测和筛查提供基本参考。
方法
对 2018年3月—2021年 11月在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常规体检的 437 671名 1~36个月的儿童,应用婴幼儿生长发育筛查测试(infant and toddler growth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 ITGDST)工具对儿童的发育状况进行评估。采用 75%的临界值计算相应发育项目的合格率。对中国和美国新版儿童发育里程碑进行比较。
结果
在美国 2~36个月的 10个月龄检查表中共有 126个里程碑,其中有 35个(27.8%)与 ITGDST的项目完全匹配。在这些匹配项目中,有33个项目(94.3%)的通过率高于75%,而其他 2个项目(5.7%)的通过率低于但接近75%。项目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运动领域(16项,45.7%)、语言(8项,22.9%)、认知(6项,17.1%)和社会交往(5项,14.3%)。中国儿童的发育里程碑有 6项比美国儿童提前 1~2个月达到。
结论
在匹配项目中,中国和美国 2~36个月儿童发育里程碑的一致性较高。美国儿童发育里程碑的修订版可能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纳入更多的月龄发育检查表可能有助于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
2023 Vol. 11 (6): 451- [
摘要
] (
1741
)
HTML
(1 KB)
PDF
(731 KB) (
1099
)
456
初中生一般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
王莉军,方 圆,李 超,陈祉妍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5
目的
探讨初中生一般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一般归属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初中生进行调查,获取有效问卷 920份。
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一般归属感、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和 Bootstrap检验结果表明,一般归属感→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的单独中介效应均不显著。
结论
初中生一般归属感越高其生活满意程度就越高,领悟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在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2023 Vol. 11 (6): 456- [
摘要
] (
1769
)
HTML
(1 KB)
PDF
(841 KB) (
1296
)
462
医学新生体育锻炼水平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运动友谊和锻炼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张 震,苏艳青,王 乐,张在怀,孙怡平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6
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体育锻炼水平、运动友谊、锻炼投入、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考察运动友谊和锻炼投入在体育锻炼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和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自评量表对 888名医学新生(男 290人,女 598人)进行团体心理测量。应用单因方差分析、链式中介作用检验和 Bootstrap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体育锻炼水平对医学新生学校适应、运动友谊、锻炼投入有显著影响。体育锻炼与学校适应(r=0.40,P<0.001)、运动友谊(r=0.19,P<0.001)、锻炼投入(r=0.47,P<0.001)呈显著正相关。运动友谊和锻炼投入在体育锻炼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该中介作用包含 3条路径:运动友谊的单独中介作用、锻炼投入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运动友谊和锻炼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 45%、32%和 13%。
结论
体育锻炼水平与医学新生的运动友谊和锻炼投入水平显著相关,体育锻炼通过运动友谊和锻炼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医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
2023 Vol. 11 (6): 462- [
摘要
] (
1686
)
HTML
(1 KB)
PDF
(741 KB) (
1421
)
468
中医专业大学生父母过度保护、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羞愧的关系
张怡然,朱海娟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7
目的
探讨中医专业大学生父母过度保护与学业羞愧的关系及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父母过度保护量表、多维度 -多归因因果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学业羞愧量表对山东省 575名中医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父母过度保护、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羞愧,各个变量之间均显著相关。父母过度保护对学业羞愧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归因方式对学业羞愧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在父母过度保护与学业羞愧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过度保护与学业羞愧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归因方式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过度保护与学业羞愧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结论
父母过度保护可直接影响中医专业大学生的学业羞愧,也可通过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学业羞愧产生影响。
2023 Vol. 11 (6): 468- [
摘要
] (
1822
)
HTML
(1 KB)
PDF
(734 KB) (
1297
)
474
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在高职生中的信效度和测量等值性检验
李天畅,关啟亮,叶 越,褚慧楠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8
目的
探讨沃里克 -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arwick-Edinburgh mental well-being scale, WEMWBS)在高职生群体中应用的信效度和跨性别测量等值性。
方法
采用WEMWBS、心理弹性量表简版(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10)和 12项一般健康问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对 1 312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高分组与低分组高职生 WEMWBS各项目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P<0.001),WEMWBS各项目得分与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66~0.84, P<0.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1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 61.02%;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
2
=455.1,df=77,CFI=0.92,TLI=0.9,RMSEA=0.09,SRMR=0.04,模型拟合达到基本标准。WEMWBS总分与 GHQ-12总分呈负相关(r=-0.53, P<0.001),与 CD-RISC-10总分呈正相关(r=0.84,P<0.001)。 WEMWBS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95,3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68。在测量等值性检验中,WEMWBS只符合形态等值和弱等值。
结论
WEMWBS应用于高职生群体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形态等值和弱等值。
2023 Vol. 11 (6): 474- [
摘要
] (
1810
)
HTML
(1 KB)
PDF
(856 KB) (
2913
)
480
父母教育期望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乐星宇,顾燕波,柳 凌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09
目的
探讨父母教育期望与父母考试焦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使用父母考试焦虑量表、子女逆反心理问卷、父母考试态度量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对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临海市240名青少年学生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父母考试焦虑均分为 3.63。父母教育期望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14,P<0.01)。父母教育期望对考试焦虑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子女逆反心理在父母教育期望与考试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考试态度的乘积项对子女逆反心理的预测作用显著。
结论
青少年学生家长的考试焦虑水平较高。父母教育期望通过子女逆反心理的中介作用对考试焦虑产生影响,父母考试态度在父母教育期望与子女逆反心理间起调节作用。
2023 Vol. 11 (6): 480- [
摘要
] (
1693
)
HTML
(1 KB)
PDF
(746 KB) (
1167
)
485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特征分析
余美侨,陈淑芬,罗仕萍,王为实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10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 2022年 1至 6月于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首次确诊的ASD、智力发育迟缓(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delay, IDD)、语言发育迟缓(language delay, LD)儿童 157例,分别纳入 ASD组(n=61)、IDD组(n=45)和 LD组(n=51)。对比 3组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简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 PSI-SF)得分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 AS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
ASD组父母 PSI-SF总分为(112.49±18.67)分,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 IDD组和 LD组儿童父母(P<0.001)。ASD组儿童父母 PSI-SF总分处于高及非常高的比率为88.52%(54/61),显著高于 IDD组的53.33%(24/45)和 LD组的39.21%(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总分高是AS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高水平的危险因素。
结论
ASD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高于 IDD和 L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水平与 ASD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2023 Vol. 11 (6): 485- [
摘要
] (
1717
)
HTML
(1 KB)
PDF
(748 KB) (
1159
)
综述
490
执行功能各成分的脑机制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戚娅玮,何清华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11
执行功能是一系列高级认知功能的总称,主要包括以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为代表的“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与学生的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研究表明,3~4岁为儿童抑制控制和“热”执行功能发展的第一关键期;6~8岁和 9~12岁分别为工作记忆发展的第一、二关键期;7~9岁是儿童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第一关键期和抑制控制发展的第二关键期。青春期为执行功能各成分发展的另一关键期。执行功能具有可塑性,在不同成分发展的关键期内给予相应的训练,有助于促进该成分的发展和功能的改善。脑科学的新发展有助于了解执行功能各成分的脑机制以及发展变化趋势,并基于脑的执行功能提供更新的干预方法,多种干预方法的结合更有益于执行功能的提升,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2023 Vol. 11 (6): 490- [
摘要
] (
1949
)
HTML
(1 KB)
PDF
(767 KB) (
1644
)
498
攻击行为的产生: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张玲雁,魏 星,谭成慧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3.06.012
攻击行为会严重影响被攻击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为开展有效的攻击行为预防教育,探讨攻击行为的产生机制尤为重要。近年来,有模型指出情绪会影响攻击行为的产生。该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总结情绪对攻击行为产生的各个认知阶段造成的影响。相关证据表明,情绪体验、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都可能影响攻击行为产生的各个认知阶段,这将为攻击行为的教育预防和临床干预提供更多有益建议。从多方面深入探讨不同类型攻击行为产生过程中情绪与认知加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3 Vol. 11 (6): 498- [
摘要
] (
1737
)
HTML
(1 KB)
PDF
(716 KB) (
1205
)
版权所有 © 2014 《
教育生物学杂志
》编辑部
沪ICP备06032584号-6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