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 信 公 众 号
  
 
2021年 9卷 6期
刊出日期:2021-11-30

综述
论著
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435 认知偏向矫正训练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作用
张 帆,严雯婕,黄晨玮,刘伟志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1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会导致患者消极情绪滋生、社会功能下降的持续性心理障碍,主要症状包括侵入性症状(如噩梦)、回避、认知和心境问题及警觉性提高。多种类型的认知偏向(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与PTSD关系密切,作为PTSD症状维持的重要机制被应用于多种PTSD认知加工模型中。目前最常用的认知偏向矫正程序包括注意偏向矫正(attentional bias modification, ABM)和解释偏向矫正(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 CBM-I),主要通过增加中性或积极信息的认知加工改变负性偏向,从而改变不良情绪。部分研究发现认知偏向矫正对改善PTSD有积极意义,但总体研究数量较少,缺乏针对PTSD临床样本的干预和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干预有效性仍待进一步验证。
2021 Vol. 9 (6): 435- [摘要] ( 1353 ) HTML (1 KB)  PDF (1591 KB)  ( 1020 )
       论著
440 1~6岁儿童“把”字句发展的特征分析
陈忆晴,解雅春,洪 琴,吴 茜,朱圆圆,张 蕾,徐亚琴,池 霞,童梅玲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2
目的 通过对1~6岁儿童“把”字句发展的特征分析,初步探讨儿童“把”字句理解及表达的发育规律。方法 在江苏省内分层随机抽取1 094名儿童,运用1~6岁儿童语言发育测评量表中的“把”字句测试部分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在“把”字句理解方面,不同类型“把”字句发展速度不一,省略施事成分的明显早于包含施事成分的,但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大部分儿童在5~6岁可以理解典型的“把”字句。在“把”字句表达方面,1.5岁组儿童“把”字句的表达基本未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典型“把”字句的表达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大部分到4.5岁可以正确表达。在“把”字句的理解方面,男女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把”字句表达方面,女童平均得分明显高于男童(P<0.05)。结论 1~6岁儿童“把”字句发展具有特定的习得顺序和规律,存在年龄界值及性别差异。“把”字句研究对儿童语言早期识别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 Vol. 9 (6): 440- [摘要] ( 1370 ) HTML (1 KB)  PDF (1520 KB)  ( 936 )
444 学龄前儿童白谎认知与情绪理解的关系研究
安 然,李艳玮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3
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白谎认知的发展趋势以及情绪理解在白谎认知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问卷法对南京市425名3~6岁的儿童进行白谎认知与情绪理解发展水平测查,并从中随机选取195名可以明辨真话和谎话的幼儿进行白谎认知与情绪理解的关系分析。结果 可分辨真话和谎话的学龄前儿童在白谎程度评定、白谎道德评价的测评中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理解测试成绩提高,且女孩的成绩高于男孩。白谎认知与情绪理解显著相关。情绪理解对白谎程度评定预测白谎道德评价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理解与白谎认知存在一定关系。对于白谎认知较好的儿童,更高的情绪理解力可促进白谎道德评价。
2021 Vol. 9 (6): 444- [摘要] ( 1323 ) HTML (1 KB)  PDF (1290 KB)  ( 1056 )
449 COVID-19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医学生认知、行为和心理健康调查
阿斯木古丽·克力木,阿迪拉·阿不来提,阿比达·阿不来提,木尼热·努尔买卖提,伍晓艳,陶芳标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4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COVID-19疫情的认知、相应防护行为以及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特殊时期对医学生群体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20年2月4—5日(疫情防控应急阶段)和4月25—26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采用自制问卷、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和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7, GAD-7),对新疆某医学院校595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医学生抑郁症状(22.7% vs 23.9%)和焦虑症状(15.3% vs 19.8%)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应急阶段相比,常态化阶段医学生对COVID-19传播途径、病死率、易感人群的认知有所提升(P<0.05);更加注意居家消毒并尽量不走访亲友,但洗手行为表现仍较差;低年级学生和女生的生活更规律(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隔离天数、认知和行为评分可以解释抑郁或焦虑症状的33.1%和32.8%。结论 与疫情防控应急阶段相比,在常态化阶段,医学生仍存在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其认知有所提升,却出现不准确的个人防护行为和不规律的生活节律。医学生心理健康与其年龄、认知、行为和生活节律有关。
2021 Vol. 9 (6): 449- [摘要] ( 1339 ) HTML (1 KB)  PDF (3824 KB)  ( 1089 )
457 大学生气郁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效应和正念的调节效应
罗鑫森,张 斌,袁孟琪,熊思成,毛惠梨,彭 妤,胡荣婷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5
目的 探讨大学生正念和非适应性认知对气郁质与抑郁关系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中医体质量表(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 CCMQ)的气郁质分量表、自制非适应性认知量表(non-adaptive cognitive scale, NACS)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 MAAS)对89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基于结构方程的中介检验程序分析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效应,采用潜调节结构方程法和简单斜率检验对正念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在控制了性别、生源地和年级之后,气郁质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气郁质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对抑郁产生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17.21%。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正念调节了“气郁质→非适应性认知→抑郁”中介效应的第一阶段(P<0.001)和残余直接阶段(P<0.001)。结论 气郁质既可以直接作用于抑郁情绪,也可以通过非适应性认知间接作用于抑郁情绪;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效应受正念的调节。
2021 Vol. 9 (6): 457- [摘要] ( 1328 ) HTML (1 KB)  PDF (3161 KB)  ( 1117 )
464 抽动障碍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DRD5 mRNA的表达水平及祛风止动方对其干预作用研究
姜科宇,毛红柳,吴 敏,高 戈,张 欣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6
目的 对抽动障碍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DRD5 mRNA表达进行检测,观察中药祛风止动方治疗对DRD5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抽动障碍组),以50名相应年龄的健康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检测2组人群及抽动障碍组的中、重度患儿在祛风止动方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RD5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按照年龄段将入组儿童青少年分为学龄前期(<7岁)和学龄期(≥7岁)分别进行分析。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抽动障碍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RD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祛风止动方治疗后,学龄前期、学龄期中度、重度抽动障碍组DRD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抽动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5 mRNA的高表达有关,DRD5可以作为祛风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靶点。
2021 Vol. 9 (6): 464- [摘要] ( 1243 ) HTML (1 KB)  PDF (815 KB)  ( 956 )
469 中英双语者情绪Stroop中的双语优势效应
焦江丽,刘 毅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7
目的 探讨双语者与单语者在情绪Stroop任务中情绪信息加工的差异。方法 实验设计为2×2的混合设计,记录被试(双语组与单语组)对颜色词汇的按键反应时和错误率,计算效应量 (effect size, ES)。结果 两组被试均表现出了情绪Stroop效应,双语组的平均ES(23 ms)明显小于单语组(53 ms);单语组的平均错误率(4.54%)明显高于双语组(2.18%)。结论 在情绪Stroop任务中,双语者表现出了比单语者对情绪词汇信息更好的注意抑制控制能力。在情绪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中也存在双语优势效应。
2021 Vol. 9 (6): 469- [摘要] ( 1302 ) HTML (1 KB)  PDF (841 KB)  ( 1018 )
473 功能性单心室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心肺功能比较
严欣欣,周振发,陈伟敏,王婷婷,洪海筏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8
目的 探讨Fontan术后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心肺功能。方法 采用无创性检查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评估39例6~18岁Fontan术后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心肺功能,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功能性单心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一般人口学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ET核心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功能性单心室组和健康对照组无氧阈状态下摄氧量实测值分别为(15.6±4.6) mL/(min·kg)和(29.1±6.4) mL/(min·kg),占预测峰值百分比分别为(39.3±11.1)% 和(71.0±14.0)%;极限状态下摄氧量实测值分别为(23.7±5.3)mL/(min·kg)和(43.5±7.5)mL/(min·kg),占预测峰值百分比分别为(59.9±13.6)% 和(107.0±17.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Fontan术后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心肺功能明显落后于健康儿童,建议对此类患儿进行运动干预以改善生存质量。
2021 Vol. 9 (6): 473- [摘要] ( 1256 ) HTML (1 KB)  PDF (809 KB)  ( 843 )
478 夜间遗尿症儿童的视听注意反应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研究
邓梁琼,张 玉,陈 玲,熊 莉,曾 烜,曾佩佩,曾 婷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09
目的 探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IVA-CPT)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夜间遗尿症儿童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遗尿症组(48例)与正常对照组(57例)儿童均进行IVA-CPT检测;运用视觉Oddball范式记录P300脑电信息参数。结果 在IVA- CPT检测中,遗尿症组儿童的综合注意/控制力商数、视觉注意/控制力商数和听觉注意/控制力商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遗尿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儿童P300的P4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遗尿症组其余P300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波幅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遗尿症组儿童IVA-CPT视觉注意/控制力商数与除P4波幅外的P300波幅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P300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夜间遗尿症儿童可能存在注意功能缺陷和抑制控制的损害,尤其是在视觉认知加工及注意控制方面的缺陷。
2021 Vol. 9 (6): 478- [摘要] ( 1171 ) HTML (1 KB)  PDF (803 KB)  ( 822 )
482 潍坊市学龄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评价
耿贵华,高永玲,袁延华,许少华,李林林,施 蓉,卢 婍,田 英,雷晓宁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10
目的 全面评估学龄儿童的身体形态、营养状况、心肺功能和视力状况,为预防控制儿童肥胖、高血压和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潍坊市4 484名7~12岁学龄儿童进行身高、体质量、胸围、肺活量、血压和视力检查,与全国儿童各体质指标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体质指数与心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的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长迟滞率和消瘦率较低,分别为0.4%和8.0%。肥胖、高血压和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5.6%、18.5%和55.8%;男生肥胖发生率(19.2%)高于女生(12.0%),女生视力不良发生率(62.0%)高于男生(52.2%)。体质指数与肺活量和血压均呈正相关。结论 研究区域学龄儿童存在肥胖、高血压和视力不良问题,且肥胖可能会导致儿童血压的升高。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高血压和视力下降刻不容缓。
2021 Vol. 9 (6): 482- [摘要] ( 1285 ) HTML (1 KB)  PDF (1941 KB)  ( 966 )
488 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及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调查
邓 晶,李廷玉,陈 洁,陈 立,杨 亭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11
目的 了解儿科医师对维生素A缺乏的认知及维生素A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在“儿童保健微信群”内对儿科医师(儿科专科医师和儿童保健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A补充剂应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 900名儿科医师完成了问卷调查。729%的儿科医师会在临床工作中推荐家长使用维生素A补充剂。接受过维生素A相关培训的儿科医师更倾向于推荐家长应用维生素A补充剂,其中1年内接受培训的OR(95%CI)为6.434(1.954~21.178),1~3年内接受培训的OR(95%CI)为9.287(2.207~39.080);相较于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儿科医师根据情况推荐家长使用维生素A补充剂的比例更低,OR(95%CI)为0.437(0.222~0.862)。了解至少1种维生素A的来源、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因素及相关疾病的儿科医师占比99.0%以上。了解维生素A缺乏和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诊断标准的儿科医师占比约50.0%。儿科医师中,认为儿童需要规律补充维生素A的占比为85.2%,但是在补充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剂量方面的认识参差不齐。结论 大部分儿科医师对于维生素A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维生素A补充剂的整体应用率较高,但由于无统一规范的应用指南,维生素A的补充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针对儿科医师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
2021 Vol. 9 (6): 488- [摘要] ( 1284 ) HTML (1 KB)  PDF (838 KB)  ( 875 )
496 母亲孕期铁营养状况对6~12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陈承娣,林媛媛,章依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12
目的 通过对6~12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母亲孕期铁营养状况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为婴儿贫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上海唯儿诺诊所接受体检的6~12月龄婴儿的资料,对常规儿童保健体检内容(生长发育指标、血常规、铁代谢检查资料及问卷调查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342名6~12月龄婴儿的资料,其中缺铁性贫血婴儿51例,占比14.91%。母亲孕期贫血占比26.90%,其中孕早期、中期、晚期贫血分别占比19.57%、55.43%、23.91%。母亲孕期补铁者占比34.80%。分组分析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组与非缺铁性贫血组比较,母亲孕期的铁营养状况(孕期贫血、孕期铁剂补充情况、孕期贫血恢复情况)、母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婴儿出生体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母亲BMI和婴儿出生体质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贫血仍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母亲孕期贫血是6~12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避免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预防母亲孕期贫血是关键。
2021 Vol. 9 (6): 496- [摘要] ( 1234 ) HTML (1 KB)  PDF (809 KB)  ( 933 )
501 职业高中学生午睡与行为问题的关系
韩 静,黄仁东,乐 蕾,崔乃雪,曹枫林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13
目的 探讨职业高中学生午睡行为的特点及其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午睡行为问卷、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 report, YSR)、一般资料问卷及其他测量协变量的工具对2 505名职业高中学生施测。控制一般资料特征及其他协变量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午睡频率和午睡时长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 2 505名研究对象中,午睡频率≥3次/周的学生占比72.58%,午睡时长≥30 min的学生占比55.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午睡频率与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不午睡或午睡频率<1次/周(即每月不到4次)的学生比较,午睡频率为1~2次/周或3~4次/周学生的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午睡时长与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得分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供午睡条件的前提下,中等频次的午睡频率与职业高中学生较低的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水平有关,而午睡时长与行为问题无显著相关性。
2021 Vol. 9 (6): 501- [摘要] ( 1291 ) HTML (1 KB)  PDF (887 KB)  ( 1012 )
508 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癫痫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照顾者负荷改善作用研究
侯 敏,张洪燕,边 燕,沈佳艺,马 燕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14
目的 分析在癫痫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以及对照顾者负荷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8年8月—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9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干预组(n=4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 IMB)的个性化延续护理。评价2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估照顾者干预前后负担水平;调查2组患儿及家属出院后相关指标,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分组干预后,干预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个人负担、责任负担、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 ZB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医嘱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具有更高的护理总满意率(P<0.05)。结论 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癫痫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医嘱依从性,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并且减轻照顾者负担水平,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2021 Vol. 9 (6): 508- [摘要] ( 1286 ) HTML (1 KB)  PDF (910 KB)  ( 915 )
       综述
513 维生素A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胡 俊,杜继鹏,衣明纪
DOI: 10.3969/j.issn.2095-4301.2021.06.015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与ASD儿童机体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有关。该文从ASD儿童外周血中维生素A水平、导致ASD儿童维生素A水平低下的原因、维生素A水平低下对ASD儿童临床表现的影响与机制,以及补充维生素A改善ASD儿童的症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1 Vol. 9 (6): 513- [摘要] ( 1278 ) HTML (1 KB)  PDF (825 KB)  ( 1010 )

版权所有 © 2014 《教育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沪ICP备06032584号-6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